学院新闻

讲座纪要|符平教授做“市场社会学:背景、进路与本土研究”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 16:09  发布作者:   点击数:

1117日晚,社会与心理学院社会学系2018年度“技术、经济与社会系列讲座”(第七讲)在我校学院南路校区主教218教室举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符平教授做“市场社会学:背景、进路与本土研究”专题讲座。讲座由社会与心理学院副院长李国武教授主持,8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

符平教授首先介绍了市场社会学兴起的背景。新古典经济学简单地将市场定义为将卖方和买方积聚起来共同决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但是关于市场究竟是什么,以及真实市场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却无法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找到答案。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创者科斯所言,市场本身的研究被主流经济学忽略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学说席卷全球,在主要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滥觞。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只要减少政府的管制,市场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但是,现实结果与他们的理论预期恰恰相反。因为他们忽视了市场作为一种制度,被创造和被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0ed32e4f1ea6189554093ad877b3307

图:讲座现场

接下来,符平教授介绍了市场社会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路径。他认为,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市场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是将市场视作社会系统的组成构件,强调市场的具体性、多样性和嵌入性。在认知论的意义上,因循伯格和卢克曼的社会建构论思想,市场社会学探讨嵌入的市场(制度本身、竞争与合作秩序、商品化和价格形成、经济理性和效率、企业治理和产权安排等)何以可能的社会建构过程及其机制。因此,描述并解释市场如何形成、发展和演化,构成了市场社会学的中心议题。基于对抽象市场和具体市场的讨论,符平教授认为在如何看待和理解市场问题上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分歧可能要比他们想象的要小,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市场社会学对市场的研究呈现出多元理论路径与丰富具体的经验研究的特点,早期研究存在结构、文化和制度等不同理论取向,后来出现了从分割走向综合的趋势,比如制度、网络与认知互联模式、述行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政治—文化范式等。

符平教授把中国学者对市场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属于孕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译介国外教材、理论和方法,研究上聚焦兴起中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转变中的国有企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后果,以直白的调研报告和将西方理论简单运用到中国市场经济现象的解释为主。本世纪初至今属于兴起和快速发展阶段。在中国学者对国外经济学理解更为深刻的背景下,对国外研究的立场和态度开始进入基于反思性借鉴的扬弃阶段,初步建立起了学术对话意识;研究对象不断拓展,从地方市场、区域和战略产业到国际市场。虽然目前经济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反思有所推进,但是本土化的理论结构和系统化的学科话语体系仍较为薄弱。

最后符平教授通过分享自己对惠镇石灰产业市场、湖北两个地区的小龙虾产业发展、温州鞋企奥康抗辩欧盟反倾销事件三项经验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基于本土经验建构理论分析框架,让我们看到了人际关系和权威结构如何影响产业发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多样性和不同市场运行的复杂性。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联系我们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