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纪要 |【中财社会与心理学院午间沙龙】林盼:“又红又专”是否以及如何可能?——建国初期国营工厂内部管理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8日 11:37  发布作者:   点击数:

纪要 |【中财社会与心理学院午间沙龙】2018年春季学期第七期

林盼:“又红又专”是否以及如何可能?——建国初期国营工厂内部管理的若干问题

 

2018523日中午12:00-14:00,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午间沙龙2018年春季学期第七期,暨“组织社会学系列讲座”第二讲,在我校学院南路校区中财大厦101033会议室如期举行。

 

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又红又专”是否以及如何可能?——建国初期国营工厂内部管理的若干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盼老师主讲,学院王修晓老师主持。与会者人员有:学院王建民等老师和同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陈印政老师。

 

 

主讲人林盼老师首先交待,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基于他近年来发表的两篇文章:一是《红与专的张力: 19491965年工人内部提拔技术干部的实践与问题》,发表于《学海》2015年第3期;二是《制度变迁、利益冲突与国营企业技术精英地位获得(1949-1965)》,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年第2期。

接下来,林盼老师介绍了这两篇论文的研究初衷。在单位研究领域,已有文献大多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要么聚焦于宏观层面的制度分析,要么着眼于企业组织层面的实践分析。由于进入现场的难度随着层级自上而下逐渐增加,导致微观个体层面的行为分析,尤其是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相对缺乏。在进入(历史)现场这个问题上,林老师反思了史学资料,包括回忆录、口述的局限,认为档案、日记和书信的重要性相对更高,但这类史料的获取难度也相应更大。

由此,林老师提出本次讲座的研究问题:即毛泽东时代精英地位获得的逻辑。已有文献主要分为两个脉络:一条脉络强调出身决定论,认为阶级、党员以及政治表现等因素,决定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流动轨迹;另一阵营则坚持精英分割论,强调政治忠诚和技术、教育水平是社会主义国家选拔精英的两类标准。技术精英职位如同一个“避风港”,让出身不佳、教育良好的人群获得了生存和向上流动的机遇。回到史料,林老师发现,随着政策的摇摆,建国初期国营工厂的精英选拔,时而看重政治可靠程度,时而看重实际工作能力,呈现出一种阶段性差异。当时的主要矛盾是,“红而不专”、“专而不红”。

 

 

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宏观的制度变迁因素:国家常常会重新评估某些社会群体的资源价值,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改变这些群体之间的相对社会经济地位,今天的资本可能会成为明天的不利条件,反之亦然。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模式”的一长制,导致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失控”;“大跃进”时期改为“党的一元化”,逐步推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又红又专”的干部选拔标准开始逐步贯彻和扩散。二是微观的利益冲突因素,从“能动者”的分析框架出发,考察企业领导、技术精英与普通工人具有多元化的工作动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工人技术干部提拔指标的存在,原先制定的参选标准一降再降,对数量的追求成为工厂领导首要关注的问题,造成审查标准的严重下降。所导致的结果是,由于指标压力的存在,党委领导往往越过技术科长、车间主任等中层干部,通过圈定符合最低条件的工人名单,将工人火线提拔为技术干部。这导致工厂内部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对立,形成李猛等人所说的“派系结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61年经济调整,随着“工业七十条”的颁布,“党政分工”重新确立,技术等级制才部分得到恢复。

 

 

最后,林盼老师简要介绍了研究结论。建国初期,精英之间的对立关系表现为政治资本与文化资本的矛盾冲突。大跃进时期“又红又专”概念的提出,提拔工人技术干部的做法,都可以视为共产党试图掌握文化资本的再分配权力,对旧精英占据优势的领域进行削弱、剥夺的尝试,由此直接对技术精英的生存境遇产生影响。今后的单位研究,应该重新重视其“生产属性”,这是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建国之前北方土改的过程中,“翻身”与“生产”两套话语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紧张、错位乃至‘斗争’”。工业、农业两个领域的案例同时表明,“抓革命、促生产”存在着天然的内在紧张,以革命的方式指挥生产,很难实现革命与生产的兼顾,最终只能在激进—妥协的摇摆中寻找平衡点。

沙龙尾声,中科院大学陈印政老师,我院王建民、王修晓老师,以及研究生张亚峰和朱晓宇同学,分别就“又红又专”最早提出的时间和历史语境、史料的考证和辨伪、工程师职业群体的自主性和技术门槛、公立医院医生的职业比较研究等问题,与林老师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林盼,历史学博士,先后求学于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关注经济史、历史社会学等领域;近年来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青年研究》、《学海》等杂志发表单位制与国家治理企业管理与政商关系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相关主题论文十余篇。

撰稿:王修晓

责编:王建民

版权所有:中央财经大学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    联系我们

手机版